主题
- #書籍推薦
- #行為經濟學
- #行為經濟學書評
- #理查·塞勒 (Richard Thaler)
- #書籍
撰写: 2024-02-07
撰写: 2024-02-07 17:05
令我感到有趣的是「虛假共識效應」。
「基本上,人們認為其他人也擁有與自己相似的喜好。」
在課程中,教授問學生,有多少人使用 iPhone?
使用 iPhone 的學生大多數都認為大家都擁有 iPhone,
而沒有使用 iPhone 的學生則認為使用 iPhone 是個例。
而這個理論被應用於棒球,
據說也適用於球探。
當球探對某位球員產生好感時,就會「確信」其他球隊也會有同樣的想法。
事實上,早先被選中的球員比後被選中的球員表現更好的可能性只有 52%。
棒球部分相當有趣。
雖然不太了解選秀,但大致上也知道一些。
第一輪選中的球員都是非常有潛力的球員,
但他們實際上在職業球隊的表現,
與我預期的相差甚遠。
我一直以來都是通過《最強棒球》來學習棒球,
認為那些在《最強棒球》中表現出色的年輕球員,
一旦進入職業聯賽,就會橫掃一切。
然而,今年我意識到職業的世界更加殘酷。
我還見過比先前選中的球員表現更好的後被選中的球員。
那一刻,我意識到對「某事」的「確信」是危險的。
當我對「某事」感到確信時,
我沒有必要過分重視它,而應該重視其他選擇。
由於是我無意識選擇的,
我傾向於給予它更高的評價。
在重要的選擇時刻,
我會記住這個效應,
避免過度押注。
评论0